“朱元璋这不是任人唯亲吗?
    这么关键的位置居然给自己的亲戚?
    他就不怕朱文正是个草包,因此丢了洪都?”
    李元吉有些纳闷的问道。
    任小天失笑道:“你要说我叔是任人唯亲,那其实也没错。
    可问题的关键是朱文正并不是你说的草包,反而是此次作战最大的功臣。
    我简单介绍一下朱文正这个人吧。
    他是我叔长兄朱兴隆(原名朱重四)的儿子。
    因朱兴隆在至正四年便和父母一起在灾荒之年饿死。
    所以朱文正和他母亲便离开家乡去其他地方讨生活去了。
    直到我叔占领滁州成了红巾军的一个头目,他母亲才带着朱文正前来投靠我叔。
    我叔待他也是视若己出,可以说倾尽一切资源去培养他。
    朱文正也没有辜负我叔的信任,他作战时总是身先士卒,异常勇猛。
    在攻陷集庆的时候也是立下了汗马功劳。
    我叔升为江南中书省左丞相之后,便把原来自己的官位枢密院同佥赐给了朱文正。
    其后我叔在应天建立起大都督府,朱文正便是第一任大都督。
    这个位置十分重要,可谓是我叔麾下将领第一人。
    就连徐达、常遇春这样的猛将都要听从朱文正的调遣。
    所以我叔才会放心的派朱文正去守洪都这处战略要地。”
    李元吉听着朱文正的履历越听越觉得熟悉。
    最后他阴阳怪气的对李世民说道:“呦,这不就是大明版的天策上将嘛。”
    李世民早已习惯李元吉说话的方式,因此只是笑笑并没有反驳。
    任小天继续说道:“若说之前朱文正坐到大都督的位置还有人不服。
    可洪都一战打完之后,我叔麾下将领对朱文正也是心服口服了。
    之前我说到陈友谅倾其所有征集了六十万大军进攻洪都。
    而朱文正手下却只有两万多不到三万的兵力。
    按照孙子兵法中所说,十则围之,五则攻之。
    陈友谅的兵力优势达到了近乎三十比一的比例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